查看原文
其他

牛津大学政治系区域研究课程解读:中国政治与政府│城与邦

2017-01-26 Gerox 城与邦

牛津大学政治系/区域研究

程解读:中国政治与政府

作者| Gerox

图文编辑|黄麒瑄

—————

【作者简介】

牛津大学MSc Comparative Social Policy在读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


前言


   “中国政治与政府”是牛津大学政治系面向政治学与区域研究—中国方向的硕士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这门课旨在八周内较为完整地介绍当代中国政治(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发展与变迁,这其中涵盖了对意识形态、制度与组织结构、政治—经济以及政治—社会的分析。


  在比较政治课程中(譬如牛津本科PPE课程中的比较政府(Comparative Government)课程),中国被归为威权主义国家(authoritarian state),通常放在威权国家与混合政体(hybrid regimes)中探讨;然而,中国政治内在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仅靠标签化的归类是无法深入理解的。“中国政治与政府”课程遵循了西方学术界研究政治的基本框架,譬如课程中探讨的中国式新自由主义(Chinese Neo-liberalism)、公民社会与公共领域(civil society/ public sphere)、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等都是西方政治学研究中的关键概念;但同时课程中涉及的主题也体现了中国政治的独特性,譬如威权(统治)韧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游击战式决策(guerrilla policy-making)、合法抗争(rightful resistance)等。对这些政治现象的研究不仅凸显了中国政治的特质,也拓宽了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既有思路(譬如合法抗争就补充了既有的抗争性政治(contentious politics)研究,并用来分析发生在南非、美国等国家的民众抗议运动)。在本文中,我将根据2016年“中国政治与政府”的授课方式与课程内容对这门课进行系统介绍,希望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西方研究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治。


比较除了外在的对比,更喻在其中。


授课方式

  在每周三小时的课程时间里,“中国政治与政府”分为两部分,前两小时由教授主讲,最后一小时为师生讨论,由学生主导。每周都会有两个论辩问题(recent debates),均来自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学术论争。每个学生将会被分配三个论辩题,学生需结合阅读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论证,完成小论文,并在师生讨论时做口头陈述,激发大家的观点碰撞。论辩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对立观点二选一,譬如“宗教是促进还是削弱了中国政治稳定?”(Religion as a stabilizing/destabilizing force?),课程书单中会提供佐证两方观点的阅读材料,促使学生多角度看问题,认识到中国政治中社会因素发挥的不同作用,避免印象式的武断结论。另一类问题看似是陈述性问题,但实质上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不同观点之后进行提炼与归纳,并根据自己的立论对既有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譬如“中国民族主义的含义与起源”(The meanings and origins of Chinese nationalism?),问题很大,需要学生先梳理民族主义概念在中国政治语境下的各种含义,然后才能提炼出其根本特点,对有偏颇的定义进行反驳。在八周课程中,学生需要完成三篇论文和三次口头展示;学年结束时学生将参加三小时的临场论文考试,在十二道题目中任选三题作答。考试题与课程中的核心主题相关,但会跟进中国政治变化,会涉及时事和当下的政治现象,要求学生在掌握中国政治研究中的基本理论之外具有灵活的思辨能力。


论辩,激发大家的观点碰撞。


课程内容

  纵观八周的课程主题,很难说有一条核心主线贯穿始终,课程内容设置更像是呈现一个多面体的各个角度。正如之前谈到的,课程的内容基于西方学术界研究中国的框架。因此,第一周课程内容主要介绍研究当代中国政治的几代西方学者:主要运用中国官方资料进行描述性综述研究的第一代(譬如Stanford的John W. Lewis、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James Townsend等)、开始挖掘更深入的非官方史料研究中国政治运动的第二代(譬如UCLA的Richard Baum、Oxford的Vivienne Shue等)、利用新材料主要关注国家—社会关系(state-society relations)的第三代(譬如Harvard的Elizabeth Perry、Cornell的Mark Selden等)、逐步剖析国家与社会各自内部的政治现象(譬如国家层面的决策程序、派系政治,社会层面的民众抗争等主题)和研究中国民主化的第三代-第四代过渡(譬如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Kenneth Lieberthal、Berkeley的Kevin O’Brien、Columbia的Andrew Nathan、Nanyang Technology University的何包钢等)、注重预测性研究的第四代(譬如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的裴敏欣、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的Bruce Gilley等)以及近来兴起的讨论威权(统治)韧性的学者(譬如MIT的Lily Tsai和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ong Beach)的Teresa Wright)。第一节课对不同时期研究中国政治的西方学者进行梳理,不仅勾勒出西方学术界在中国政治研究方面的发展进程,体现了不同时期研究主题的异同、史料的多元化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同时也提供了一份较为权威的书单,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考阅读。

 

  第二周课程重点介绍共和国历史带给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历史”涵盖了建国前的共产党革命经历以及建国后改革开放前的毛时代。“历史”不仅指重大历史事件,也包括在历史上产生影响的重要人物。课程较为关注毛泽东作为共产党领导者和国家领袖给当代中国留下的政治文化遗产,较详细地追溯了其生平、革命过程及对新中国的治理。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列出的阅读材料既有西方研究者用英文写成的著作,也有中国学者的中文评论。课程中,教授的讲解以描述性史实为基础,结合各方对共和国历史的分析与评论,提供给学生相对全面的背景知识。可阅读的主要著作是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已故中国专家Maurice Meisner的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一书。

 

  第三周课程转向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政治层面探讨党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课程紧扣两个要点:第一是变化,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体制如何从计划型被引导向向市场型,并由此带来了怎样的社会结构(譬如收入差距、人口流动等)与政府治理上(譬如中央—地方关系)的变化;第二是继承,在显著而激烈的转型背后,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经济仍保留着不少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一些改革的成功在客观上也受益于计划经济时期奠定的基础。课程力图将这两部分展现出来,启发学生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作出较中肯的评判。可阅读的著作是UCSD教授Barry Naughton的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一书。

 

  第四周和第五周都在探讨政治、经济影响下的社会变化,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第四周主要谈城市与农村、农民与工人、企业与中产阶级。伴随经济转型而来的社会变化包括城乡差距、农民与工人受到的冲击和获得的机遇、各类企业与中产阶级的兴起和壮大。在我看来,第四周的课程内容旨在从中国社会的不同方面解释威权(统治)韧性(authoritarian resilience)。无论是与农村、农民相关的乡村治理(讨论的主题有基层民主(grass-roots democracy)、非制度性社会文化因素对村镇官员的制约(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accountability)等)还是企业、工人与政府之间的互动(讨论的主题有企业家的政治参与、工人维权与政府回应等),都在展现当代中国政治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稳定性与适应力。第五周主要谈少数民族、大众宗教和性别引发的社会张力及其与政治间的关系。在逐步多元化的中国社会,这三者与政治的微妙关系是西方学者们热切关注的论题。课上主要探讨的问题有二:一个是国家政策如何促进或抑制了它们的发展;另一个则是它们的存在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

 

  第六周课程精要地讨论了国家—社会关系(state-society relations)、中央—地方关系(central-local relations)和威权—民主关系(此处是指威权政治制度中的民主实践,譬如村民投票选举、乡镇选举等)。其中,对后两种关系的分析延续了对威权(统治)韧性的思考,而对第一种关系的分析则拓展到“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这一西方理论中的经典概念是否已在中国社会初现雏形。接下来的第七周便是针对法律与权利意识、大众媒体以及商业文化这三个与“公民社会”息息相关的社会元素在中国政治情境中的“双刃剑”特点进行讨论。

 

   最后一周的课程关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重在探讨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民族主义(nationalism)对中国政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积极与世界接轨,并在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事务参与方面有显著成就。然而,在成就背后,全球化与国内民族主义也产生了复杂关联,并同时对国家政府产生影响。课上主要探讨了两方面: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民族主义夯实了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而另一方面,民族主义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已不再只是官方的意识形态导向。比官方倡导的民族主义(official nationalism)更激进的大众民族主义(popular nationalism)兴起,并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影响国家政府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


梳理不同语境下的各种含义,才能提炼出根本特点。


结语

  不同于政治理论课程,“中国政治与政府”是一门政治科学类课程,它遵循西方政治科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框架,再从中挖掘中国政治不同于其他政体、其他国家的特征。它的根本目标是反映现实中的中国政治,不涉足任何对“应然”的讨论。总体而言,这门课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当代中国政治的各个重要方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国政治内在的复杂性,并捕捉到其变化历程。但八周授课时间还是较为紧张,有很多本可以拓展开来的内容(譬如第六周的“国家—社会关系”和“中央—地方关系”)不得不压缩。如何让理解由“深入”变为“深刻”,还需学生在课后根据课程第一周提供的阅读导引做更进一步的探索。



-Fin-



本文为邀稿文章

“城与邦”诚挚欢迎各位大神供稿!



往期相关文章,点击即可阅读

管窥美国政治学系政治理论博士生资格考试

牛津大学政治系课程解读:当代分析政治哲学

伦敦政经的教授们如何上政治学理论的基础课?





 


公号还在成长期,望读者朋友们多多分享转发


本文为「城与邦」邀稿

图片来自网络,不用作商业用途

转载或投稿请联系polis2016@163.com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

「城与邦」是成立于英国与北美、成员遍布世界各地的政治哲学写作小组,提供新鲜原创学术思想,激发政治哲学热情,互相督促写作。


我们期待

投稿|关注|分享|加入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我们思考,并怀有对政治应有面貌的热情。


↓点击“阅读原文”便可进入「城与邦」知乎专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